最近觀MAMA和MMA後飯圈掐架有感,本文不討論分豬肉、不討論得獎名單、更不是介紹文,
只是從掐架的語言中接收到一些訊息,突然有感而發想談一些關於EXO的事情。這些話滿久以前就想說,粉絲可能心臟要強一點才能繼續往下看~
EXO出道時我以Super Junior粉絲的身分關注他們,五年來的大事基本都知道,去年才接觸到飯圈,所以.......應該有一點資格可以講XD
藝人會紅大概有幾個原因:自身條件、公司打造、機運,
說真的,EXO一定會紅,只是看紅的程度,不紅才奇怪吧?
首先自身條件,
不管是以前的12人還是現在的9人,放眼韓國男團界,應該沒有其他團平均天然顏值比他們高吧?不能看舞台妝喔要看上綜藝節目時的妝容。
外表是吸粉的重要條件,也是實力(至少對我而言是啦)
那成員的個人能力呢?
眾所周知,偶像團體其實是1+1>2的模式,每個成員有不同的技能共同為團體加分,團體形成的招牌再回饋到成員身上,卻也導致團體的光環遠勝成員個人光環,
像H.O.T的安七炫和SISTAR的昭宥,都曾提過團體解散前後工作、人氣上的落差。
那EXO呢?SM當初應該是參考SJ的模式去打造一個多人男團,接著再把1+1>2的模式運用地爐火純青,
EXO-K和EXO-M都有門面、主唱、主舞、Rapper, 不同特質加在一起便可吸引不同的粉絲,成員又多又好看,因此時至今日才會有出道五年頒獎典禮仍一片銀海的景象。
但如果讓成員單飛,未必都能成功,甚至可能會因為EXO這個招牌的知名度,落差比起其他團更大。
再來公司打造,
SM作為韓流三大經紀公司,企劃能力首屈一指,且在打造EXO上完全不負「造星工廠」之名,
不管概念好不好或喜不喜歡,但EXO企劃是我目前見過最完整且一氣呵成的,在專輯、預告、演唱會更是淋漓盡致,講難聽點,活脫脫就是商品。
這種藝人管理行銷方式有利有弊,缺點就在於成員沒有自主權,不只是EXO,SJ-M的Henry和f(x)的Amber都曾在Instagram上抒發類似的心聲。
那麼公司的策略能否成功,最後看機運。
EXO所有專輯中我覺得概念最好的是Wolf,十二隻小狼真的很有創意,但當時主打歌沒聽完就關掉MV了,
後來大爆的Growl對我而言不洗腦也不是我喜歡的曲風,概念也很模糊,可他們就是靠這首紅了,這就是機運了吧!
可能在當時,EXO的分工模式剛好最迎合大眾潮流,也剛好趕上韓流開拓海外市場最穩的時候,就這麼成功了。
這麼成功的團體卻一路被罵,真的非常少見,
剛出道被罵是SM的失敗品,紅了之後被腦殘粉拖累名聲,又一直被嘲沒實力不會創作,現在各家等著看走下坡。
腦殘粉拖累是一回事,也別跟我扯韓國娛樂圈針對EXO,扣掉這兩個條件,EXO還是會被群嘲。
每個團體都有被嘲過的時候,但像EXO落差這麼大真的很奇葩。
這些都是公司再怎麼精心包裝策劃也無法預估的事情,也姑且不論公司想不想預估。
我很欣賞這個組合,也喜歡他們的音樂,可我開始看不懂了。
每個行業大致都有一個標準,演藝圈也不例外,就算你覺得膚淺,產生的作品好歹也是藝術,而藝術真的太主觀了。
當主觀只有個人因素作用時,沒什麼好意外,但審美也會受到潮流的影響。
說實話,當下覺得一首歌很好聽,我們能保證自主意識對於「好聽」這件事有起到幾分的作用?
我們覺得一首歌、一部電影是經典,是否只是因為他們的表演剛好能喚起當時的共鳴,而現在我們在欣賞之前就知道他是經典,感官便自然而然接受了?
我不知道,可能我比較沒主見吧!
寫到這裡我已經不知道在寫什麼了
可能你覺得我在罵SM不好好規劃成員個人發展,
可能你覺得我在嘲EXO沒實力,
可能你覺得我在批評偶像經濟,
可能你覺得我在質疑防彈少年團的成績,
可能你覺得我在罵飯圈掐架很沒意義,
可能你覺得我只是想太多自己走進死胡同,
可能你還覺得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其實我只是覺得有點遺憾、可惜而已。